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二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“错”中也有精彩——二年级下册《酸的和甜的》案例

“错”中也有精彩——二年级下册《酸的和甜的》案例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 珲春市第八小学校  孙媛
一、问题的提出
       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听故事,可是只有一半的孩子爱上语文课,原因是什么呢?是我们的教材缺乏吸引力?是孩子们不喜欢这样的方式?是我们忽略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能力?也许我们忽略得太多,太多了。当新的一轮课改理念猛烈冲击我们的头脑时,我们已经深深地感慨再也不能霸占着孩子的舞台了,面对着这些有着鲜明性格的孩子们,我们应该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一些,活泼一些,愉快灵活—一些。遵循他们勇于求真知的特点,我在“错”中也采撷了一分精彩。

二、案例描述
   《酸的和甜的》是一则生动而富有寓意的童话故事。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对“一串串”“迫不及待”两个词语的理解与应用。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重点词呢?结合生活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,查字典理解词语显得有些生硬。此时,摸着身旁的电脑,我想它应该是个好帮手。怎样恰倒好处地利用它呢?这时,在一旁做练习的小外甥嚷到“小姨,我找到了,我忘写横式得数了,这两分丢得太可惜了,我再也不这样做了。”小外甥无心的一句话,让我似乎有了一种新想法,虽然还不是很清楚,但我却为此而兴奋。灵感真的是个太自由的“小东西”,不是期待就可以的,也许它只赐予生活中的有心人吧!凭着这点灵感,我根据第四自然段的内容,制作了一个F1ash动画,所不同的是只有一串葡萄,而小猴子也是慢吞吞地爬上葡萄架上摘葡萄。
    上课了,在讲解第四自然段时,我首先请同学仔细阅读本段,随后欣赏错误的F1ash动画。突然,有几个同学嘘声说到“怎么只有一串呢?”我立刻因势利导,“怎么了?有问题吗?”“老师,怎么只有一串呢?应该有很多串呀。”“是这样吗?”我一边演示出许多串葡萄,一边兴奋地问到:“同学们,你们同意吗?”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“同意!”我又问“你们是通过哪个词体会到的?”他们又轻而易举地指出了“一串串”这个词,随后我又引导学生举例类似的词语,没想到只有几个同学举手,我有些着急,可又不知如何启发?望着几只小手着急地摆动,我灵机一动,又有了心的主意,“来,我们把手举起来,你看到了什么?”“一双双手。”我又想了想,“眨眨你们的眼睛,你又看到了什么?”“一双双眼睛”。“笑一笑吧,我露出了一张笑脸,那我们加在一起就是......”“一张张笑脸。”随后,我们又引导学生看图,在图中找词语,最后将同学所说的词语连成句子,齐读加深印象。这—环节的处理,自然,和谐,恰倒好处。突然,有个小朋友又把手举起来,说“老师,刚才小猴子怎么爬得那么慢,是不是应该快一些?”这时我的心里直为这个孩子叫好,可是脸上仍然装出疑惑的表情。“你是从那里体会到的?”“迫不及”“它是什么意思?”于是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解释开来,为了加深认识,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盒拿出来,“大家看。我的礼物紫皮黄花,精致吗?”“精致。”“摇一摇,带响的。闻一闻,有香味。想要吗?”话音刚落,孩子们大声的嚷嚷到:“给我吧,老师。”“老师,我要。”接着,我告诉大家这种感觉就叫做“迫不及待”。随后,我组织大家朗读重点句子,要求读出小猴子的着急,同时,以礼物激励大家绘生绘色的朗读,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,而且起到了及时的鼓励作用。三、教学随感
    我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振奋,我为自己精心设计的“错”而兴奋。我们应该从“师传生受”的巢中钻出来。如果这个设计能谈得上成功的话,我想不仅仅是设计出一个“错”,而是教师的思想与意识,教师的一个又一个的奇思妙想赋予教学内容极大的魅力,这不光取决于教师的智慧,更重要的是,教师是否能成为教学中的“有心人”。让我们多给孩子一些发问的机会,争辩的权利的吧,这样我们的课堂才充满了活力,充满了新奇,孩子们的灵性才得以展示。
 

 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ernianji_487_17292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